玉環市地處海島,與海為鄰,卻為水所困。然而,玉環市做實飲水治水興水三篇文章,提升水質量保護利用水平的相關經驗做法得到了浙江省副省長盧山的批示,要求認真總結推廣玉環經驗。同時,“五水共治”、近岸海域水環境保護工作榮獲2022年度臺州市“雙優秀”。成績的背后,彰顯了全市上下齊力治水的信心,更是玉環市委回應省委巡視強化民生領域問題整改的決心。
2020年11月,省委巡視組巡視玉環時發現市內存在“推進污染防治攻堅力度不強”等問題。巡視反饋后,玉環市第一時間成立了整改領導小組,由分管市領導牽頭并制訂《關于省委巡視組涉及治水工作反饋意見整改實施方案》,全力攻堅、治污清流,縱深推進治水,做優做強“江河湖海”文章,為玉環高質量發展打好堅實的生態文明基礎。
直面問題,應建盡建,以成效論擔當
“尤蒙岙工業集聚點‘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工程已完成并通過環保驗收……”大麥嶼街道“五水共治”工作人員向市治水辦介紹近階段治水工作開展情況。
針對省委巡視組反饋的“建成區‘污水零直排’未完成”問題,玉環在臺州市率先出臺《玉環市“污水零直排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明確3大類10大污染源整治重點,推行“十個一律”涉水違法行為處理規定。同時,以十大重點污染源整治行動為抓手,在9個鎮(街)建成區投資14.12億元,實施136個項目,在臺州市率先實現城鎮建成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全覆蓋。除此之外,進一步開展“兩提一擴”行動,重點推進楚門鎮拓展區、玉城街道環城村等30個重點區域“污水零直排”擴面建設,新建污水管道9.5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7.5萬噸/日,污水收集率達到76%。玉環市在臺州市開展的學校、醫院、集貿市場“污水零直排”建設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活動中排名第一;其中楚門鎮位列臺州市所有鎮(街道)第一名。
克難攻堅,改善民生,以水質論英雄
“之前玉環有段時間非常缺水,隔一天才供水,而且我們家是住在高層,水壓低,水根本供不上來,沒辦法住,現在的話基本上沒有出現這方面的問題。”家住玉城街道綠地名苑小區的張小姐向“五水共治”工作整改小組成員反饋到。
水是民生之本,是群眾幸福生活的基本要素。玉環市三面環海,誰都沒有想到它是一個缺水的城市,其人均水資源僅為浙江人均水平的1/4。同時,由于市內普遍是小型河流,各區域河道基本自成一體,水生態豐富卻又脆弱。
面對這一短板,玉環市成立14個河系、7個斷面和“四大戰役”等三個不同層次的指揮部,在省內縣市一級率先出臺落實《玉環市河(湖)長制標準化實施細則》,圍繞重點斷面水質提升開展專項攻堅行動,持續推進巡視反饋的“縣控以上斷面水質優良率較低”問題整改,形成市領導領銜抓、河系聯動抓、斷面重點抓、短板專項抓、技術服務隊協同抓的聯動治水機制。同時,強化責任分解,深化落實河長制,在省內縣市一級率先實現全市312條河道、1644個小微水體“河長”全覆蓋,切實做到守河有責、治河盡責。
目前,國控分水山閘、省控礁頭閘、長嶼閘水質均達到Ⅲ類,省控斷面優良率為100%,全市縣控以上斷面水質優良率87.5%以上,8個縣控以上斷面達到功能區要求。入海河流水環境質量達到國家“水十條”考核目標要求。系統推進城鄉供水設施改造,水質達標率持續穩定在90%以上。
五水“智”治,保護生態,以發展論成敗
玉環市與樂清灣直接相連,江河湖海一線相隔,擁有“漲潮為海、退潮為江”的似江似海奇特景觀。該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巡視整改為契機,打出以治水為突破口的轉型升級道路。
目前,玉環湖及漩門灣濕地通過退漁還湖、退塘還濕、疏浚清淤等一系列生態恢復工程,有力推進上游水域及沿岸環境治理,實現濕地生態修復,風光秀美。
為徹底不讓河湖等水體“掛彩”,防止水質出現反彈,玉環市引入華為治水大腦方案,成功打通各部門涉水數據資源,打造監測信息一圖查、五水事件一網辦、綜合決策一屏覽的“智”水平臺,強化污水治理、水網監測、供水節水,以技術優勢、生態優勢推動玉環綠色持續發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吸引優質項目、高層次人才落地玉環的重要關鍵之一,巡視整改是推動玉環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手段。我們將保持‘永遠在路上’的政治定力,持續強化巡視整改成效,鞏固全域水環境提升質量,為玉環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玉環市紀委市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