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夢為帆,全新啟航。
群星璀璨、匠心閃耀的視聽盛宴。《啟航2023——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跨年晚會》已經圓滿播出。
這場跨年盛會再次把全國觀眾的目光聚焦到了晚會主會場臺州。

椒江大陳島、黃巖九峰、臨海東湖、天臺山大瀑布、仙居神仙居……
晚會上的這些臺州元素是不是有再一次驚艷到你?
不急,小編帶你一一盤點晚會中出現的臺州美景、美食、風土人情。
01
美食篇
節目《團圓》
臺州元素:食餅筒
(視頻時長:3分12秒)
大家注意到了嗎?節目《團圓》中使用的道具之一就是食餅筒。
早在2012年,食餅筒就曾因上了《舌尖上的中國》而亮相全國。食餅筒里藏著的是特有的團圓情節。逢年過節,家人團聚的時候,臺州人必定要吃食餅筒。一張韌性十足的面皮,里面是包羅萬象的食材,就像臺州這座城市越品越有味。食餅筒里,包裹著更多的是和家人團聚的那份喜悅與美滿。
魔術《美食之旅》
臺州元素:番薯慶糕、烤糖、三門小海鮮

在魔術劇《美食之旅》節目開頭,大家坐在一起分享的就是黃巖的名小吃——烤糖。黃巖紅糖烤糖,以紅糖、炒糯米為主要原料,為黃巖人的甜蜜年味,黃中帶亮、顆粒均勻、狀如蜂蛹、軟硬適中、香甜酥脆。

早在2019年,黃巖烤糖就亮相于香港美食博覽會上。此外烤糖也曾獲“浙江十大特色小吃”稱號。在今年的浙江省首屆鄉村美食大會技藝比賽中,榮獲金獎。

而接下來的魔術表演里,魔術師大展身手,將戒指藏到了黃巖名小吃番薯慶糕里。
番薯慶糕為黃巖當地獨有,已被列入臺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番薯慶糕以番薯粉、糯米粉和紅糖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入口細膩,韌且柔滑;軟而不粘,甜而不膩。

此外,三門青蟹、望潮、彈胡干(跳跳魚)、皮皮蝦、對蝦……滿滿一船的海鮮盛宴也在該節目中驚喜亮相。

作為“浙江海水養殖第一大縣”,三門有著“中國青蟹之鄉”“中國小海鮮之鄉”的美譽,“三門青蟹”“三門小海鮮”的品牌聞名遐邇,青蟹、血蚶、對蝦、蟶子等水產品從養殖塘“爬”上中國各地乃至全世界的餐桌,蟹鄉養殖戶們捧上“金飯碗”,走上“共富路”。

02
美景篇
創意節目《山海萬里》
節目《山海萬里》,在虛擬與真實之間,在山川與大海之間,一場跨界融合的國風演奏令人震撼!在這個節目里,頻頻出現了仙居神仙居、天臺山大瀑布等臺州風光,你發現了嗎?
(視頻時長:4分11秒)
仙居神仙居景區
神仙居景區為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景區位于仙居中南部,核心區范圍一百多平方公里。神仙居景區地質地貌獨特,以雄壯、險峻、奇崛、幽深、清秀、神秘著稱,境內奇峰險崖、絕壁天坑、流泉飛瀑、云海霧濤、叢林百態、景象萬千,構成氣勢恢宏、如夢如幻的山水畫卷。景區生態優良,空氣清新,負離子奇高,是健身養生好地方。神仙居儼然一部地學教科書、自然生態展覽館、人文歷史體驗園,是游覽觀光、休閑度假、運動體驗、康體養生、科普研學的佳美所在。

天臺山大瀑布
“赤城霞起而建標,瀑布飛流以界道”,天臺山主體瀑布高325米,最大寬度90米,堪稱“中華第一高瀑”。登瀑布,可以感受九級瀑布的氣勢磅礴;跨仙橋,可以體驗“人在空中走,云在身邊飄”;過瓊臺,可以欣賞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央視跨年晚會主題曲《千年永寧》
(視頻時長:3分33秒)
“一灣永寧江,兩岸橘花香……”歌曲《千年永寧》將黃巖這座城市的故事娓娓唱來。除了“永寧江”“橘花”等“直給”的元素外,歌詞里還蘊藏了不少臺州本地特色內容——“彬彬衣風 是過往”藏著宋服文物;“一彎長潭水”是長潭水庫;“朵云過,繁華模樣”帶出了朵云書店;“千峰翠色”里藏著九峰公園。
歌曲旋律優美、曲調清新、寓意美好,藏有著來自臺州的山水風景、有著臺州的人文精神,也蘊藏著臺州的獨特視覺氣質。

影視策劃人、導演、編劇、《千年永寧》作詞者崔道寧也向大家發出邀請,“作為《千年永寧》的制作團隊,無論詞曲,我們能做到僅僅就是用一點好聽的旋律勾勒一個黃巖美麗輪廓,用兩行權且朗朗上口的文字,邀約所有聽到歌曲的人能夠對臺州多些向往。”
歌曲《剛好遇見你》
李玉剛的一首《剛好遇見你》,取景地為黃巖的頭陀老街和沙灘老街,他在這里演繹了千年永寧的浪漫。

頭陀老街
頭陀老街位于黃巖頭陀鎮頭陀村內,雖經百年滄桑,仍保持比較完整的格局。老街總體布局依據“背山面水”的風水觀念,全長1.5公里,寬4至6米,成魚骨架形,縱貫南北,橫穿東西,街巷肌理清晰,現留存房屋265間。2018年,頭陀老街開發被列入第六批省級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項目。

沙灘老街
沙灘老街地處浙江省美麗宜居示范村、浙江省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一般村——黃巖沙灘村,環境優美,歷史悠久,文化深厚。沙灘老街建筑風格顯著,古老而傳統的手工作坊延續老街的風范,清新而現代的藝術店鋪展現老街的活力。

創意節目《聽見幸福》
《聽見幸福》節目采集了來自自然和生活中的二十種聲音,編成了最美的歌:風聲、雨聲、竹林聲、沏茶聲、自行車鈴聲、孩子歡笑聲……每一種聲音,都是山水之美與生活之美的融合;都是人們生活的記憶、感悟;也是城市告別浮躁、沉淀自我后的人文內涵。
(視頻時長:3分53秒)
節目中拍攝的畫面都是取景自黃巖的城鄉風貌和自然風光,這些鏡頭定格過古色古香的五洞橋、東禪巷、頭陀老街,優美迷人的永寧江景、九峰公園、朵云書院,橘香滿溢的貢橘園、柑橘博覽園……
黃巖九峰公園
九峰公園位于黃巖區九峰路,1959年正式建園,因有靈臺、文筆、華蓋、接引、寶鼎、靈鷲、雙闕、臥龍、翠屏九個峰而得名,三面青山環抱,溪水蜿延,古木參天,是浙江省開園最早的縣級公園,并于2018年9月獲批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五洞橋·橋上街
五洞橋位于黃巖西城街道,因橋下為五個大拱孔而得名,造型優美、歷史悠久。橋東西臨街,歷來是交通樞紐與商貿繁華之地,見證了黃巖的歷史變革與世代變遷,于1989年12月被列入浙江省級文保單位。
橋上街與五洞橋相依相偎,街也因橋而名,它保留了黃巖的文化特色,盡管時光打散了當年橋上街的榮光,但是巷子里的老房子還保留著歷史的韻味。

朵云書院·黃巖店
朵云書院·黃巖店位于黃巖區江北公園,沿黃巖“母親河”永寧江而建。書院融合我國傳統建筑文化中的庭、園、樓、閣等元素,內部包含庭院休憩區、圖書閱覽區、咖啡餐飲區、講座展覽區、會議接待區五大功能區塊,各功能區以不同的主題顏色呈現,寓意“五彩祥云”,是一個兼具海派文化和臺州山海故事鮮明特色的公共文化空間。

紅杉林
長潭湖畔,兩千多畝的水杉和落羽杉一片火紅,從空中俯瞰,一株株紅杉像一朵朵盛開的花朵鑲嵌在水面,如油畫一般……

山水音畫《春》
山水音畫《春》在大自然中奏響了節日序曲,節目取景地為黃巖,央視鏡頭下的黃巖布袋坑竹林和黃巖平田天空之城美出天際!

歌曲《山河韻》
由白舉綱、斯丹曼簇、民樂團共同演繹的《山河韻》節目取景地就在臨海。節目中,雄偉的臺州府城、靈秀的臨海東湖無不展示著臨海千年宋韻的氣象。

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
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位于臨海市內,總面積3.12平方公里,由臺州府城墻、紫陽古街、東湖、巾山等4個主要景區組成,擁有臺州府城墻、巾山塔群、恩澤醫局舊址等3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海詞調、黃沙獅子等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臺州府城墻

東湖

紫陽古街

巾山
近年來,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以“景城共建、主客共享、文旅融合、品質發展”理念,持續推進景區功能完善、歷史文化挖掘和服務品質提升,已創成國家5A級旅游景區,并獲得中國旅游合作聯盟十佳合作景區、省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省優質旅游經典景區、省級職工療休養基地、省級智慧商圈試點名單、首批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等榮譽。2021年,旅游區共接待游客720萬人次,成為臺州范圍內夜游人次最多的景區。
歌曲《把幸福歌唱》
“我們走在小康路上,一路鮮花一路芬芳,小康陽光溫暖四方,幸福甘泉涓涓流淌。”在央視跨年晚會的舞臺上,一首《把幸福歌唱》唱響2023年。在這首歌一開始,月橋靜靜臥躺在天臺的始豐湖上,一群青春煥發的年輕人騎行在月橋之上。

始豐湖公園
始豐湖公園是天臺市民日常休憩娛樂的首選地,茶余飯后、周末節假到這里走一走、游一游,已經成為天臺人的一種習慣。月橋是始豐湖公園的標志性景觀建筑,橋梁分主橋、副橋,主橋長約530米,副橋長約376米,雙橋交錯,從空中俯瞰,如一彎月亮映在水面,連通始豐湖南北兩岸。

“湖光城色,長橋臥波;日湖月橋,日月雙輝”,月橋線條蜿蜒曲折,宛如飄逸的絲帶,橋梁亮化流光溢彩,點亮了城市夜景,為游人帶來了意趣盎然的游覽體驗。
03
風土人情篇
創意節目《臺繡》
在節目《臺繡》中,兩位舞者“墜入”其中翩躚起舞,每一次轉動和跳躍都讓觀眾能夠更清晰地看見工藝的精美,仿佛一幅絕美的山水畫,讓人贊嘆不已。有網友表示,“這個舞臺我愿稱之為今日份美學天花板”“中國舞的飄逸感和臺繡的裝飾美學適配度,簡直不能再高了”……
(視頻時長:3分18秒)
臺繡
臺州刺繡歷史悠久,在唐代就已經開始有仙居針刺無骨花燈的記錄。臺州刺繡經歷代民間藝人的傳承、創新,針法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到抽、拉、鑲、雕、貼等二百多種。其繡品不但立體感強且鏤空部分更是玲瓏剔透、獨具風格,在中國刺繡工藝上獨樹一幟。與中國四大名繡相比,臺州刺繡以獨有的“雕平繡”而稱譽海外,國際上稱之為“東方瑰寶”,并已列為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情景演繹《宋韻之美》
節目《宋韻之美》展示了“宋服之冠”趙伯澐墓出土服飾復制品,以及融入了宋代茶文化元素的現代服飾。

宋服之冠
2016年5月黃巖南宋趙匡胤七世孫趙伯澐墓搶救性發掘成功,出土了南唐至宋代文物70余件,時隔800年,大部分絲綢服飾仍保存完好。并且,絲綢服飾形制豐富、紋飾題材多樣,織物品種齊備,代表了宋代絲綢藝術的最高成就,堪稱“宋服之冠”,是浙江從絲綢之源走向絲綢之府的重要見證,也為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提供了新的實證。

近年來,黃巖聚焦特色做好“宋服”創新文章。立足“宋服之冠”這一資源優勢,策劃舉辦了“華夏衣裳·宋韻時尚”全國宋韻服裝時尚設計大賽,并納入了2022年浙江宋韻文化節,是全省僅有的5個主體活動、6個配套活動之一。

宋瓷
黃巖窯,從西周時期開始,歷經了三次集中生產高潮,遺留下埠頭堂、下圓山、沙埠三處從東漢至兩宋時期相對連續的窯址群。其中,沙埠窯青瓷燒造時間長,規模大,堪稱浙東一大青瓷名窯。據考古發現,沙埠窯址群的青瓷類產品可歸為越窯系,其釉色豐潤雅麗,滋潤光澤,透明如鏡,似冰如玉,不負“千峰翠色”之美譽。

1956年12月,沙埠青瓷窯址群為省考古所專家發現;1963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升格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2019年12月,沙埠竹家嶺窯址考古發掘獲評2019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2020年11月23日,省文物局正式批文在黃巖設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巖沙埠窯考古工作站。

武術《和合共生》
舞臺上,一群少年們,用少年力量展現一段精彩的武術表演,演繹了天地萬物和合共生。

和合文化
天臺山是和合圣地,也是和合文化發祥地。所謂和合的和,指和諧、和平、祥和;合指結合、融合、合作。公元1015年,國清寺建成敬奉豐干、寒山、拾得的三賢堂。明清年間,儒釋道均推崇寒山、拾得,佛教稱他們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化身,即“和合佛”,道教稱他們為“和合二仙”。清雍正十一年(1733),雍正皇帝勅封寒山為“妙覺普度和圣寒山大士”,拾得為“圓覺慈度合圣拾得大士”,合之為“和合二圣”。千百年來,和合文化不僅僅影響著天臺人,“和合文化”還像磁鐵一樣吸引著全世界的奇人異士,或漂洋過海、或爬山涉水,前來探索、前來感悟。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