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志愿者助力搬運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5月24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柯璐)一大早,黃巖區沙埠鎮南溪村的星光夢工場就熱鬧起來:一輛旭鼎工藝品有限公司的運輸專車來到加工點,村民們聞聲趕來,與工作人員一起將工藝品從車里往外搬,并由黨員志愿者第一時間給幾戶行動不便的村民送去。“目前,全鎮各村都覆蓋了星光夢工場的加工點,為200多戶困難群眾解決了就業問題。”沙埠鎮組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僅如此,鎮商會還為低收入農戶增加額外20%的補貼。
近年來,沙埠鎮“佛嶺翠色”共富黨建聯盟立足村莊優勢相近、資源共享的原則,將庫區村莊進行整合聯片,通過創新“三聯三帶三提升”共富模式,構建先富帶后富、先進帶落后、企業帶村莊的“黨建幫帶”機制,推動區域黨建融合、塊狀聚力,實現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盤活資源要素,構建強村富民共同體
“來這上班騎電瓶車只要5分鐘,以前在外面跑來跑去,賺的還不多,還是家里工作好!”一見到記者,沙埠鎮南溪村村民李阿姨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起自己的“小確幸”。
嘴上說著,李阿姨手里也忙活不停。不一會兒,一小筐商品的卡頭已安裝完畢。“一天下來我能賺100多塊錢,多虧了星光夢工場。”李阿姨說。
“工藝品制作是沙埠鎮的優勢產業,總產值約5億元。推動產業發展壯大,才能帶動群眾持續增收、逐步致富。”沙埠鎮組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沙埠鎮集合商會、兩新黨組織等力量打造“星光夢工場”項目,幫助更多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我們盤活了各村閑置場所,設立加工點,每年還會向村集體繳納總產值20%的管理費。”旭鼎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陶正昌表示這是三贏的舉措,“企業有了固定車間和人手,解決了場地不足、招工難問題,村集體和村民也有了增收的來源。”
面對困難,黨支部發力。除了星光夢工場,沙埠還設立引路基地、星光服務驛站、星光黨員崗等陣地,組織黨員干部深入一線開展各類保姆式服務,實現更多群眾居家就業。
“針對一些行動不方便的老人或者需要照顧孩子的婦女,我們會有黨員志愿者幫忙送貨上門,如蝴蝶夾子、裝飾棒等一些輕便的工藝品。”陶正昌說。
星光引路黨員志愿服務隊
厚植發展優勢,黨建聯盟引領共富工坊
天氣晴好時,在沙埠鎮生姜片共富工坊,負責人徐宗滿總會去天臺看生姜晾曬情況,“按照今年收成,工坊產值有望突破300萬元。”
兩年前,徐宗滿還在為生姜的貨源、銷路發愁:在沙埠,生姜種植雖有了規模,但產業鏈尚未形成,品牌效益幾乎沒有,帶動效益十分有限。
如何破題?沙埠鎮黨建聯盟提出“三帶”即“企業帶合作社、合作社帶基地、基地帶農戶”,解決“銷售難”“無品牌”問題。
扶持生姜產業,各項措施給力。沙埠鎮積極對接農副產品公司,建立工坊及老街農副產品展銷點,對生姜、筍絲等農副產品進行統一收購、包裝、銷售,再塑沙埠特色農副產品品牌,真正將美食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本。
今昔對比,徐宗滿有了更深的感觸:黨建聯盟是推進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強大引擎”,“隨著品牌效益日益凸顯,姜片的銷路拓寬了,價格也上來了,農戶種姜積極性也隨之被帶動起來,我們的貨源也有了保障。”
“在黨建聯盟引領下,我們工坊的產業發展也有了主心骨。”徐宗滿表示,接下來,他計劃對生姜進行初加工,研發制作生姜膏、生姜糖等更方便食用的產品,從而帶動更多村民共富。
配強“領頭雁”,激活互助共建內動力
“以前,橫溪是‘聲名遠揚’的臟、亂、差村。”橫溪村黨支部書記徐從宰說,“幾年前,在沙埠鎮黨委政府的牽頭引領下,我們成功引入了花語堂民宿項目,讓我們村的集體經濟實現了從零到近40萬元的突破。”
從“后進支部”到“五星支部”,從“薄弱村”到“文明村”“示范村”……橫溪村的巨大轉變給其他村“打了樣”。作為省級興村(治社)名師,徐從宰自然也成了聯盟的“領頭雁”。
“我們村留守人口多,很難發展怎么辦?”
“花語堂的模式能不能在其他村再次復制?”
……
要想實現鄉村振興,得有可持續、穩定增收的特色產業。考慮發展新的致富項目,各村黨支部書記通過聯盟議事廳進行了一次次深刻的探討。
“只有各村抱團發展,推進建設省級森林公園,發展農文旅,大家才有出路!”經過反復考察,議事廳內,徐從宰提出發展方向,“有共富黨建聯盟在中間牽線搭橋,大家可以實現資源互享互補。”
這只是沙埠黨建聯盟互助的一個縮影。沙埠鎮組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沙埠鎮把提升“聯盟凝聚力、隊伍戰斗力、頭雁帶富力”作為激活黨建聯盟內生動力的重中之重,通過打造聯盟議事廳、省級興村治社名師工作室、共富微展廳等平臺,定期召開諸葛亮會、“慢城頭雁”培訓、聯盟pk賽等形式,實現聯盟成員經驗互學、理念互傳、能力互提。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