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老女人卖婬,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三区四区免费高清不卡

您當前的位置 : 浙江在線  >  臺州頻道 > 臺州新聞
精工巧匠,讓文物“活”起來
2021年05月22日 來源: 臺州晚報

  匠心修文物,化腐朽為神奇。昨天,臨海市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成果展在臨海市博物館開幕。

  有多少館藏文物被修復了?文物修復前后又是怎樣兩般模樣?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揭開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的神秘面紗,穿越歷史,對話古今。

  走入臨海市博物館展廳,只見原本殘損不堪的一件件文物,已然重現(xiàn)生機,恢復其原有的神韻。這些展出的歷代傳世書畫、本地窯口青瓷器、館藏金屬器,都經(jīng)過專家全方位的保護修復。他們通過傳統(tǒng)工藝結(jié)合現(xiàn)代科技,給有老化斷裂、腐蝕蟲蛀、污漬霉斑等“毛病”的文物做“治療”,讓文物“延年益壽”,使文物價值得以恢復、提升。

  經(jīng)過修復的館藏書畫、金屬器、古籍各設了專屬展區(qū),還有一個展區(qū)展示了館藏中的待修復文物,包括清康熙髹漆款彩屏風、清康熙《淵鑒齋御纂朱子全書》和北宋崇寧三年銀佛像。其中,清康熙髹漆款彩屏風共12張,由于不具備良好的保存環(huán)境,已出現(xiàn)開裂、脫落、起翹、空鼓、皺縮等病變,只有3張品相較完整。

  “在銅器修復過程中,有意想不到的驚喜。”臨海市博物館副館長滕雪慧說,明代“銅爵”、清代“銅杯”經(jīng)清洗后顯露出精美紋飾和清晰銘文,經(jīng)過X射線熒光成分分析發(fā)現(xiàn),這些其實是銀器,“這一發(fā)現(xiàn)不僅提升了文物價值,還凸顯了文物修復的意義。”

  文物保護修復工作是文博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延續(xù)了文物的生命,也傳承了其中蘊含的文化精髓。臨海市博物館自2018年新館開放以來,一直把文物保護修復作為博物館的一項重要工作,遵循“原真性”“最小干預”“可逆性”和“可辨識性”原則,有計劃地開展館藏文物修復工作。本次展覽展出了該館三年來陸續(xù)修復的館藏書畫、青銅、古籍等各類文物共300余件。

  “此次展覽是對臨海市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工作的階段性總結(jié),也向社會公眾普及文物保護修復知識。前兩天,華光重現(xiàn)——全國文物修復研討會在臨海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名專家齊聚一堂,交流研討文物保護修復工作。這對促進臺州乃至全省國有基層博物館的發(fā)展有一定意義。”滕雪慧說,還有一些待修復的文物,其修復難度很大,目前還沒有完備的修復方案,希望借此機會與全國各地的專家學習交流,一起出謀劃策。

  “在展廳里,我們看到了臨海這幾年文物修復的成果。其中有一些書畫、瓷器是有研究意義的,我們在別處從未見到過。”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文物保護與修復學院院長、教授張嵐告訴記者,他很少看到一個基層國有博物館投入這么大的心力去做文保修復工作。即使等到幾十年后再回頭看這次的活動,作用也是非常顯著的。

  據(jù)悉,本次館藏修復成果展將持續(xù)至6月30日,感興趣的市民不妨去看看。

標簽: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責任編輯: 夏逸凡
分享到: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版權(quán)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

Copyright ? 1999-201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線 臺州頻道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