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巖嶼頭鄉柔極溪
梅雨季剛過,酷暑難耐,躲到大山里避暑成了不少市民的選擇。然而,未知水域禁止游泳的呼吁是否已深入人心?近日,記者去往年“野泳”火爆的黃巖嶼頭鄉柔極溪一探究竟。調查結果卻出人意料,那里不見昔日的火爆場面,全域看不見“野泳”的身影,只有溪水潺潺……
1全域警示牌隨處可見 當地村民“鎮守”監督
7月20日中午,記者驅車來到黃巖嶼頭鄉柔極溪進行暗訪。
柔極溪位于黃巖區西部山區,連綿二十余公里,為永寧江主要支流,在嶼頭村注入長潭水庫。柔極溪沿線群山環繞,自然風光極好,溪水清涼澄澈,是個夏季避暑好去處。
記者剛駕車駛入嶼頭鄉,便看到路邊一塊顯眼的警示牌:“嶼頭鄉全域,禁止游泳。”
初入鄉鎮,便是警戒標語,這不免給“野泳者”當頭棒喝。繼續往鄉里開,漸漸聽到了水流聲,很快便看見了柔極溪令人著迷的真面目。
毒辣的烈日,不免讓人產生跳入溪中感受清涼的沖動。但沿線隨處可見的警示牌,很快將充滿隱患的危險想法擊得粉碎。
“危險水域,禁止游泳。”
“水深危險,禁止游泳。”
“2017年4月10日,1人在此溺水死亡!”
……
如此苦口婆心并將悲慘案例展示的一塊塊警示牌,讓“野泳者”膽寒。
記者在一處攔水壩處,發現兩岸設置了鐵絲網,禁止游客下水。據了解,往年此處可是“野泳者”魚貫而入的入口,當地政府曾設置過石墩阻止,但被一些無知的“野泳者”破壞。
在現場,記者還是看到了一群躍躍欲試的市民,十幾個人,大人帶著小孩,同樣驅車慕名而來。
“本來聽說很多人來這里游泳的,過來發現沒人游了,而且有人在管,不讓下水的。”一個30多歲的小伙子說道。
記者在附近看到當地村民帶著紅袖章,專門監督,不讓人下水。
看來此處“野泳”無果,那別處是否存在“偷游者”呢?記者又往上游行駛了近2公里,結果不出意外:除了一塊又一塊警示牌,沒有發現一個“野泳者”。
2嶼頭鄉花大力氣整治“野泳”
昔日的“游泳天堂”是如何做到“全域禁游”的呢?為此,記者來到嶼頭鄉人民政府尋找答案。
嶼頭鄉黨委副書記鄭偉杰先向記者介紹了當地這一“游泳天堂”過去有多火爆。
“環境好,水質好,柔極溪深受臺州百姓青睞。過去一到夏季,不止三區的百姓,還有溫嶺等地的百姓慕名而來,柔極溪可以說是曾經臺州南部的‘游泳天堂’。”鄭偉杰說。
面對四面八方的“野泳者”,當地政府壓力陡增。為了確保百姓的生命安全,嶼頭鄉想出了“5大對策”。
首先是落實責任歸屬。“教育千次,不如問責一次。”鄭偉杰介紹,鄉里成立防溺水工作領導小組,通過網格化管理,鄉長、書記擔任組長,一級一級依次分工。不僅如此,多重網格讓責任歸屬更明確,駐村干部、組織干部認領具體責任,片區片長等往下依次認領責任。
有了分工,具體措施是如何進行的呢?鄭偉杰告訴記者,鄉里每天都會安排值班人員進行全流域防溺水的巡查工作,村里都設有2名管理員,每年5月到10月,進行24小時巡查,保證無空檔、零缺口。
但光是巡查人員“陀螺式”的反復巡查,實在有些耗時耗力,為此,嶼頭鄉結合現代科技,進一步提升了巡查效率。“目前已對重點區域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有人下水游泳,將開啟監控喊話功能。下一步考慮增設紅外線感應,一旦監測到有人越過安全線,監控將自動喊話。”
“野泳者”為何頻頻禁而不止,源頭仍舊是缺乏安全意識。嶼頭鄉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在每個重點水域,設立了警示牌;通過當地的官方公眾號“嶼頭發布”進行防溺水的推文宣傳;通過學校,從孩子抓起,讓孩子回家向家長解釋防溺水宣傳資料,并取得家長簽字。不知不覺中,孩子與家長共同深入學習了防溺水知識。
此外,之前的大客流催生了當地的“野泳產業”,幾乎有條件的村民都會在溪流沿岸販賣游泳裝備、自家做的當地特產……全域禁游,必然會讓不少的村民失去了部分經濟來源,可想而知嶼頭鄉禁游舉措的壓力之大。
“這方面政府花了大力氣,多部門協助,采取了多種方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于小販的經營資質、商品質量進行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規范經營場所的秩序等問題,各部門讓村民從法律角度意識到經營上存在的問題。勸導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村民不配合的情況,鄉里針對不同的個體開展勸導,持續跟進,最終取得全面規范的成效。”鄭偉杰說。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