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因涉嫌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逃避監管后排放水污染物,被臺州市生態環境局處以395259元的行政處罰。
記者了解到,臺州市生態環境局黃巖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三條第三項等相關規定,日前,將該案件當事人移送公安部門予以行政拘留。
《長潭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即將正式出臺,這是針對一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開出的首張“巨額”罰單。
回放
污水和淤泥用橡皮管直排入庫溪流
2019年8月15日,臺州市生態環境局黃巖分局接到村民反映,稱“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工地污水直排水庫,污染水源地。”
黃巖區生態環境局黃巖分局執法人員立即趕赴現場,發現該公司擅自將污水預處理池內的污水和淤泥用橡皮管直接排放至雨水溝,污水通過雨水溝排入附近入庫溪流,最終流入長潭水庫。
“長潭水庫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不允許設置排污口。”執法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在現場拍照固定證據并對雨水溝、污水預處理池、入溪雨水溝排放口進行采樣送檢。
經檢測,該公司SS濃度均超出《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4一級排放標準,其中入溪雨水溝排放口超標164倍。
查處
除了巨額罰款,還得賠償
次日,即8月16日,臺州市生態環境局黃巖分局根據現場勘察、調查詢問筆錄等證據,認為該公司存在涉嫌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行為,予以立案查處,并下達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責令當事人立即改正違法行為。
8月17日,執法人員補充反映人詢問筆錄,并赴現場核實反映人提供的照片,進一步確定違法情節。
隨后,臺州市生態環境局、黃巖生態環境分局針對該案件,組織專業技術力量多次進行討論、集體審議,對案件的違法事實、處罰依據及自由裁量進行探討。
最終,經臺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會議審議通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條第三項之規定和臺州市環境監管網格化平臺自由裁量系統,對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處以罰款人民幣395259元。
11月25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環境保護法》第六十三條、《行政主管部門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暫行辦法》第五條之規定,將該公司涉嫌環境犯罪當事人移送臺州市公安局黃巖分局進一步調查處理,依法追究其行政法律責任。
同時,因本案涉及飲用水水源地,臺州市生態環境局黃巖分局已啟動生態損害賠償機制,已與該公司磋商,達成初步賠償協議,現正按程序推進中。
一級水源保護嚴得沒商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禁止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溶洞,私設暗管,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水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對環境危害較大的違法行為,環保部門除實施行政處罰外,情節嚴重,構成污染環境犯罪的,應當移送公安部門刑事拘留。
該案的違法情況在于,工地污水直排水庫已經威脅到長潭水庫飲用水水源安全,必須依法予以嚴厲打擊。“一級水源保護,嚴得沒商量。”市生態環境局一位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該案的案件來源于周邊村民的信訪反映,也因反映人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及時提供的線索,有力推動了案件進一步查處。目前,臺州市生態環境局黃巖分局用心做好信訪,“12345”、“12369”及生態環境分局熱線“89178269”全面對大眾開放,同時專人轉接微信、論壇、郵寄等信息,24小時應急值班,定時辦結、及時反饋,做好和社會大眾的聯動工作,全方位保護我們臺州最大水缸。
同時,也讓存在一些僥幸心理的違法者警醒:企業的廢水設施管理人員面對突發堵塞,貪圖省事,直接用橡皮管把池內的污水和淤泥抽出直接排放至雨水溝,自以為能夠瞞天過海蒙混過關,但終究難逃綠劍斬污。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