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臺州頻道11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趙靜 通訊員 陳驊 陳維連 林巧婧)11月16日下午,三門縣復興國學館在亭旁鎮岙樓村開館揭牌。
泱泱華夏,悠悠五千載,孕育了諸子百家熠熠生輝的累累碩果。中華文化從古到今的傳承,我們謂之國學,國學值得每一個當代人去繼承發揚。
2017年,在亭旁鎮鄉賢聯誼會上,亭旁鎮政府與浙江復興國學研究院曾簽有引進浙江復興國學院的學術隊伍。
經過兩年的籌備,在圖書資料方面,已擁有經史子集四庫、近現代國學大師文集、名人傳記、方志方史及部分古籍文獻;在學術力量方面,配備經學、史學、玄學、文學、藝術、文博等領域的教授、研究院。萬事俱備,三門縣復興國學館正式開館揭牌。
亭旁鎮岙樓村(坑下片)三十九號,便是復興國學館所在地。當天,祭孔禮儀在這里舉行。
銘記根,不忘魂,以國學鑄風骨。三門縣復興國學館以培養讀書種子、國學傳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將往圣先賢的智慧與現代實踐相結合,移風易俗,復興忠孝禮儀之風,促進國學的現代化、全球化,促進社會文明和生活品質的提高。
正式開館的第二天,11月17日,“繼承傳統、服務當代”三門首屆國學論壇在亭旁鎮紅色精神宣講所舉行。
論壇上,浙江復興國學研究院院長陳夢麟演講《國學是最根本的中國特色》,浙江省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鄭東升演講《復興中醫藥之路》,浙江復興國學研究院大易文化研究所所長、浙江大學教授李建國演講《易文化復興的現實意義》,浙江復興國學研究院傳統堪輿哲學研究所所長葉文龍演講《傳統堪輿與現代科學環境應用》,大咖云集,帶來一場文化盛宴。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要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三門縣復興國學館開館暨首屆國學論壇的舉行,對傳承中華文明、豐富區域文化內涵,發展三門文旅產業、實現鄉村振興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今后,三門縣復興國學館將開展中華傳統文化的研究、傳播與推廣,對外進行公益開放展覽和圖書閱讀,并提供傳統國藝國技培訓與傳統文化修復和學術咨詢服務。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