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萬國宮,第11屆納爾遜·曼德拉世界人權模擬法庭大賽舉行,來自全球高校的選手展開了一番唇槍舌戰的較量。西南政法大學代表隊摘獲大賽最佳文書獎第三名,其中就有椒江姑娘鄭璐璐的身影。
納爾遜·曼德拉世界人權模擬法庭大賽,是國際人權領域最權威、最負盛名的專業性賽事,面向全球所有大學開放。
鄭璐璐是椒江人,出生于1997年,高中畢業于臺州一中。高考放榜時,她被西南政法大學錄取,主修法學專業。大學期間,鄭璐璐活躍在不少國家級法律類、辯論類比賽中,并多次得獎。她說:“這次參賽的初衷,主要是為了提前體驗當律師的感覺。”
世界人權模擬法庭大賽,是法學學子眼中的頂級賽事。因而,學校對選手的選拔也很嚴苛,僅是培訓和篩選,就歷時一個學期。最終,歷經重重考驗,鄭璐璐從眾多校內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與另外5名隊員一起組隊,代表西南政法大學出戰。
一步步走向日內瓦,一路經歷了激烈的角逐。據了解,大賽分為地區資格賽和全球總決賽,每個大區選10個隊伍進入最后的全球總決賽。參賽學生以假想案例為背景撰寫文書,交由國際人權領域的權威專家審閱后確定名次,文書排名是決定隊伍能否進入到全球總決賽的唯一標準。此次賽事中,西南政法大學代表隊一路過關斬將,從200多支參賽隊伍中突出重圍,以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成績晉級總決賽,最終獲得最佳文書獎第三名的成績,這也是中國高校在此項賽事中獲得的最高單項獎名次。
總決賽中,鄭璐璐和另一位隊友作為口頭庭辯的辯手,帶領全隊討論辯題、研討案例、檢索數據庫。“在口頭庭辯時,法官隨時會打斷提問,我們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能夠說服法官的論點。”鄭璐璐介紹。
選手的思辨能力、溝通能力、應變能力高低,成了決定勝負的關鍵。有一次,碰到一個尼泊爾的對手,口音非常重,令鄭璐璐和隊友們聽不懂,比賽一度陷入了僵局。鄭璐璐靈機一動,結合自己對辯題的理解猜想對方想表達的意思,回答了對方的問題,巧妙地打破了僵局。
這場比賽,可謂高手如云,競爭對手都是世界知名高校的高材生。最終,鄭璐璐所在的西南政法大學代表隊表現搶眼,單項排名甚至超越了牛津大學、耶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知名高校。
“這次比賽經歷將是我最寶貴的畢業禮物。”鄭璐璐說,比賽點燃了她對國際法的濃厚興趣。今年本科畢業后,她考入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將攻讀國際經濟法碩士學位。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