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走進位于路橋區金清鎮的青蟹養殖基地,藍色盒狀的“單身公寓”內,一只青蟹正安逸地吐著泡泡,活力十足。
“‘路橋青蟹·黃瑯島’品牌已連續兩屆榮獲浙江農業博覽會金獎。”路橋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產業發展科科長吳才華說。
發展高質高效的生態養殖,是路橋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路橋區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做法,著力打造“商都鄉韻·濱海漁耕”共富發展軸(以下簡稱“發展軸”)。該發展軸以“一核一鎮、聯帶六片”為總體布局,旨在加快縮小“三大差距”,讓更多城鄉居民共享發展成果。力爭在今年底前,實現所有行政村經營性收入達70萬元以上。
資源集聚,推動全產業鏈建設
休閑捕魚、環海島觀光、海鮮自助加工、海景露營……位于金清鎮的白沙島,曾面臨著漁業衰退、年輕人外出等問題,如今,這里正描繪一幅鄉村振興新圖景。
轉變來源于金清鎮在海峰村等海島四村推行的“海濱漁耕”黨建聯建。立足黃瑯、海峰、白果、黃礁區塊一體化開發,目前與兩家團隊達成合作,形成“覓TIAN 海峰”文化體驗區、“尋XIAN 黃瑯”養心度假區兩個設計方案,協力推進休閑海濱漁村建設。
作為發展軸當中的中心鎮,金清鎮除大力推廣黃瑯青蟹、靜暉紫菜、南美白對蝦等海產品養殖及黃瑯西瓜、綠森紅茄等農產品種植外,還將在8月落地110萬羽蛋雞養殖基地,共同構成金清特色農業的堅實矩陣。
路橋區農業農村和水利局相關負責人說:“我們推動產業集群,做特現代農業,推動糧食、瓜果、蔬菜、花木、海洋水產五大全產業鏈建設,打響‘濱海漁耕’品牌。”
據介紹,路橋區將在發展軸當中布局50個項目,總投資達238.72億元,今年計劃投資32.48億元。
抱團提效,拓寬增收致富之路
橫街鎮坦田村“坦記”共富工坊,“皮蛋餛飩”在社交媒體上火爆出圈,日均銷量超千份。
“皮蛋餛飩”所用的皮蛋來自“坦記皮蛋”,這是橫街鎮政府與坦田村共同打造的皮蛋品牌。該鎮通過構建“村集體投資+第三方運營+農戶參與”的三方協作機制,統一提升產品包裝標準、建立質量追溯體系,讓每顆皮蛋都擁有專屬“身份證”,成功實現農產品溢價。村集體以資金入股享受分紅,預計年增收5萬元。
“政府的政策到位、服務貼心,我們在村里找到了干事創業的舞臺。”餛飩店負責人曾羽瀅說。
產業“風生水起”,受益的是當地百姓。餛飩店吸納了不少周邊村民到店里從事包餛飩工作,增加了收入。而“坦記皮蛋”的熱銷,也成功扭轉了坦田皮蛋過去缺乏知名度、賣不上好價格、利潤薄的困境,讓皮蛋制作農戶實現增收。
坦田村的發展,離不開片區組團的輻射帶動。路橋區在發展軸當中謀定六大重點村片區組團,由6個重點村輻射帶動32個一般村。
“我們謀定橫街鎮‘風情農旅 三產融合’精品片區發展定位,突出‘智慧農業+工業文化+紅色文旅’發展特色,統籌聯動片區資源,推動云湖酒店、未來農場等產村融合代表性項目建設。”橫街鎮副鎮長王喜芳說,預計到2027年,可實現片區年度增收5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200個。
服務集群,優質資源直達鄉村
上午10點30分,新橋鎮華章村鄰里中心內的老年助餐中心熱鬧了起來,葷素搭配的菜品散發著誘人香氣,等待老人們挑選。
“不僅吃得好,還放心。”老人章高洪樂呵呵地說。在這里,有了村社的補助,一些低保、特困老人最低只需支付1元就可以買到三菜一湯。
與此同時,當地通過建設老年助餐中央廚房,采取“中央廚房+助餐點+送餐入戶”助餐模式,設置兩條送餐路線,目前已實現新橋全鎮13個村社送餐入戶。
拾級而上,來到二樓的新橋鎮托育中心,空間寬敞、設施專業、環境整潔。小朋友在中心可享受免費臨時托、周托、日托以及晚間臨時托等多樣化托管服務,滿足不同家庭的需求。
聚焦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路橋區提檔升級“七優享”工程,全面推進“15分鐘品質公共服務圈”建設,讓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衡可及、優質共享。
今年暑期,路橋區青少年宮通過廣泛征集鄉村少年兒童的需求,在各鎮(街道)分宮開設了孩子們喜聞樂見的主持、書法等豐富多彩的趣味課程。
據悉,路橋區青少年宮分宮在暑期開班193個,服務青少年1580人次。
看臺州新聞,關注浙江在線臺州頻道微信
凡注有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或電頭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稿件,均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獨家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并保留 "浙江在線臺州頻道" 的電頭。投稿郵箱:1056292011@qq.com